南湖烟雨中飘摇的红船,载着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,在惊涛骇浪中劈开历史的航道。104年后的今天,这艘红船依然持续奋斗、闪耀着青春的光芒,穿越时空的激流,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路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兴业路到强国路,青春的热血始终在党的血脉中奔涌,责任的重担永远在年轻的肩膀上传递,青年是当今亮丽的一张名片,青春永驻,强国有我。
一、历史长河中的青春浪花
北平胡同里,进步学生手举火把高唱《国际歌》;长征路上,十七岁的战士用草鞋丈量雪山草地;戈壁滩上,二十四岁的邓稼先在算盘上叩响原子弹研发的序曲。这些镌刻在党的光辉史上的瞬间,是无数青春用生命书写的注脚。1921年嘉兴南湖的波光里,十三贤中年龄最小的王尽美不过二十三岁,却在党旗上绣下"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"的誓言。这种跨越世纪的精神接力,让"青年"二字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基因密码。
二、新时代征程上的青春答卷
展开剩余60%当北斗卫星在太空组网时,平均年龄31岁的研发团队在实验室彻夜攻坚;当FAST天眼捕捉脉冲星信号时,90后工程师在深山窝凼调试精密设备;当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田野时,无数选调生背着行囊走进大山。他们用代码编织强国之梦,用镜头记录脱贫变迁,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。就像大别山深处的驻村书记谢发滔,把实验室的显微镜换成田间地头的放大镜,在茶树新芽间寻找乡村振兴的密码。
三、时代大考中的青春担当
新冠疫情突袭时,00后护士郭岳寒在隔离病房连续奋战38天;郑州特大暴雨中,"追光少年"们组成人链传递生命希望;航天发射场上,"嫦娥姐妹"在指控大厅体验中国速度。这些年轻面孔用行动诠释:担当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脊梁。正如援鄂医疗队里23岁的吴尚哲所说:"穿上白衣,我们就是守护生命的长城。"
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,红船精神依旧在时代的江河中激荡洋溢。今天的青年不必再面对硝烟战火,但要在科技攻关的"卡脖子"战场破局,要在乡村振兴的"最后一公里"深耕,要在民族复兴的马拉松赛道接力。当我们触摸党旗上凝结的血汗,聆听百年承诺在耳边回响,就会懂得: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,而是心向光明的永恒姿态。让我们以奋斗为楫,在新时代的长河中续写属于青年的壮丽诗篇。
治其身而天下治。新时代以来,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了“两个历史主动”,关键就在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,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。面对长期存在的“四大考验”“四种危险”,唯有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坚韧和执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以“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”的坚定意志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,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,使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、最坚强的主心骨。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,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,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。
——(新青年经济学研究者赵京磊于建党104周年献给伟大的党与青春的中国)
发布于:湖北省冠达配资-冠达配资官网-怎么配资炒股平台网址-厦门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